2014年3月20日星期四
“達則兼濟天下,窮則獨善其身”儒家之人的品質
岳陽樓飛簷走角,金黃的琉璃瓦,朱紅的宮牆古香古色,彷彿是件精美的工藝品。樓內廊柱緊湊,翹簷椽接,有木梯可供登臨直上,樓內有不少前賢的對聯和詩賦,讓人感受到濃郁的文化氛圍,它也是一頁歷史,歷史的本身就是一部任何人也抹殺不了的燦爛中國傳統文化。
現代的中國人,只要念過初中的,大概沒有誰不知道岳陽樓的事。只是因為范仲淹的《岳陽樓記》是中學的課文,我清楚的記得那年中考的時候還考過這方面的內容。在漫漫歷史長河中,這篇文章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岳陽樓本身。正是因為如此,我眼前這座木架簷樓,向人們展示的是中國人文精神的認真嚴肅性啊!
樓下大廳巨幅的木刻中堂,刻的即是范仲淹那篇膾炙人口的《岳陽樓記》。
“達則兼濟天下,窮則獨善其身”是儒家之人的品質。范仲淹寫此文章正是出於他的儒家襟抱。有趣的是,范仲淹一生從沒到過洞庭湖,卻能把洞庭湖寫得如此逼真,真是了不起。古人云:秀才不出屋,能知天下事。這是博覽群書的結果。範公雖然沒有游過洞庭湖,但暢游過其他一些祖國的大大小小湖泊,他筆下的湖景是一種類推。當然這種類推的功夫,充分顯示出範公的才華,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。
時代發展的潮流、速度、梯度,決定了每一個人在歷史給定的位置。歷史給予范仲淹的位置,是一位悲劇意識頗濃的貶官。范仲淹是提倡改革的,提出了包括:減輕賦稅、廉潔吏治、加強武備、加強軍隊建設、加強法制等共十條。當時他做副宰相,負責懲辦貪官污吏,范仲淹說:“我寧可大筆一揮,讓一個家庭痛哭流涕,我不能讓一路的百姓痛哭流涕。”因此深受百姓的愛戴與擁護。但在素有保守傳統的中國,改革者當貶官也就理所當然了。所以,當同為貶官至岳州的滕子京請他寫一篇《岳陽樓記》時,他欣然應命,留下了一篇千古佳文。
中國的知識分子最優秀的傳統品質之一就是具有“憂患意識”。 “國家興亡,匹夫有責”,“居廟堂之高,則憂其君;處江湖之遠,則憂其民”,“位卑末敢忘憂國”等等,這些隨手拈來的詞句,家喻戶曉,為國憂,為民憂,成為高強度的吸力中心,它吸附著一代一代的中國知識分子,也考驗著歷史上的許許多多大大小小政府官員,堪稱為我們服務的那些“公僕”楷模們,是否也對照一下範公,需要深刻反思呢? ……至今還讓人回味無窮。從這一點來說,與其說岳陽樓是一處自然景觀,倒不用是一處人文景觀。它給遊人的不是輕鬆和繁華,而是凝重與質樸呀!
我原來認為,岳陽樓是為觀賞洞庭湖而建築的。後來才知道,他的前身是東吳老將魯肅建的閱軍樓,遙想當年周公瑾羽扇綸巾意氣風發站在樓頭,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大將風範,實在令人神往不已。始建於1700多年前,臨湖而立,自然形成,後來又成了巴陵(岳陽古名)城樓。我的認為,當以杜甫、孟浩然、黃庭堅等人的岳陽樓詩為證。 “未到江南先一笑,岳陽樓上對君山”可是,我登上岳陽樓,從二樓和三樓,多看不到“氣蒸雲夢澤,波撼岳陽城”那般壯闊的景象。不是看不到湖水,而是看不到范仲淹筆下的那個氣勢恢宏的洞庭湖。湖中的君山,也居然有旱路可通。因此也就不能從岳陽樓上看到“白銀盤裡一青螺”的湖山勝景了。穿梭在紅塵中的我
如何去考證那些自己的決定
穀歌將面臨十大威脅
曾經來過這個夢
這個冬天並不淒涼
紅塵之上秋水之下,你不來我怎敢老去
風雨過後那彎美麗的彩虹!
那些在愛情裡老去的時光
此夜,江山寒,詩心寒
心存感激,然後揮手道別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